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向各位媒體朋友們長期以來對山東人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2024年我省博士后工作有關情況以及2025年改革創新總體安排。 博士后是青年人才中最具創新能力、創業潛力和發展動力的群體,是國家戰略人才的重要后備力量、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生力軍。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博士后人才隊伍建設擺在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持續完善博士后制度體系、大力支持博士后科研創新、著力服務博士后成果落地,年度招收數量首次超過3000人,累計招收人數達到2萬人,博士后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堅持高位推動,全面夯實博士后工作基礎。首次以省政府名義召開全省博士后工作會議,省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向會議致信。全面優化博士后政策體系,出臺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博士后工作的17條措施,構建“人員+平臺+基金+項目”的全鏈條支持。開展博士后招引專項行動,省市縣三級聯動,實現重點用人單位政策宣講全覆蓋。 二是聚焦產業發展,加快建設博士后載體平臺。聚焦重點產業領域、重點企業布局博士后平臺,全年新增博士后平臺204家,其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6家,數量居全國首位。在濟南建設山東博士(后)國際創新創業園,在青島、煙臺設立博士后創新成果轉化基地,以博士后工作為突破口,集成全省優勢科產教資源,扎實推動人才鏈、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三是突出項目引領,大力支持博士后科研創新。實施“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博士后創新項目”等系列資助計劃,發起成立“山東博士后創業基金聯盟”。充分發揮以賽引才、以賽聚才積極作用,舉辦2024年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達成合作項目132個。 四是強化服務保障,積極營造博士后發展生態。將國家、省“博新計劃”人才直接納入“山東惠才卡”服務保障范圍,享受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服務。落實博士后職稱評審“直通車”政策,200余位博士后獲評高級職稱。扎實推動博士后政策精準匹配、待遇無感兌現,兩次通過“政策找人”“無形認證”等方式兌現博士(后)生活補助。 2025年是全國博士后制度實施40周年,在博士后事業發展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以博士后工作改革創新作為切入點,集成要素資源合力攻堅,努力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結構科學、創新創業成果突出的博士后隊伍,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提供有力青年人才支撐。 一是進一步強化引育創新。2025年將主動面向北京、上海、大灣區,強化省際協同合作,舉辦區域性特色人才招引活動,持續打造“博聚齊魯 智惠未來”“海聚山東”等活動品牌。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廣泛挖掘博士后人才需求,加大高素質、緊缺型博士后招引力度。加強博士后國際化培養,選拔一批具有家國情懷、素質全面、專注科研的優秀青年人才赴海外學習研修。 二是進一步優化平臺布局。瞄準科技前沿和重點領域,加大在新型研發機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單位的平臺布局力度,著力為科技創新提供動力引擎。強化流動站與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穩定合作,探索對獨立招收工作站實行“類流動站”管理服務,扎實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深化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備案制改革,建設管理服務平臺,重點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標志性產業鏈重點企業,梳理摸排平臺建設需求,加快在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布局博士后平臺。 三是進一步突出以用為本。發揮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學科引領作用,堅持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與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相銜接,強化以需求為導向的博士后支持機制。聚焦省外人才招引、項目落地,創新中國?山東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辦賽機制。加大對博士后創業支持力度,辦好山東省博士(后)國際創新創業園。構建博士后作用發揮長效機制,探索出站留魯博士后跟蹤培養使用路徑。積極推動高校將博士后作為教師重要來源,逐步暢通博士后出站留校任教通道。 四是進一步涵養發展生態。加強高層次人才服務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打造“山東惠才卡”服務品牌,繼續將優秀博士后納入“惠才卡”服務范圍。聚焦博士后工作、生活、創新、創業的不同階段,針對人才關心關注的社保、崗位、薪酬等“關鍵小事”,提供更多個性化服務需求。持續推動博士后政策“免申即享”,提升數據保障支撐能力。建立博士后聯誼組織,經常性開展學術沙龍等聯誼活動,持續打造“近悅遠來”人才發展生態。